书评君的福利派来啦!红盘策略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明朝276年,经历了盛世与衰败、改革与乱象、荣耀与灭亡。
《大明劫》(2013)剧照红盘策略。
从政权更替、边患民乱、权力结构、经济繁荣、文化启蒙,到宦官专权、党争乱政、宗教信仰、民族政策、中外交往、日常习俗……南开大学明史专家何孝荣联合两位青年学者历时三年打磨,以“权力博弈”(表)与“百姓烟火”(里)双线交织的方式,写下了《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书中,不仅讲王朝的命运,更讲人民的生活;不仅讲史实的表面,更讲制度的内核与人性的波澜。
本期将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这本《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该书史料扎实,考据严谨,力图还原史实全貌,避免戏说流行倾向,呈现明朝真实而复杂的历史景观:一方面写帝王极权术、制度崩塌链、军事迷局等,揭示朱元璋“废丞相斩功臣”的底层逻辑、集权双刃剑与锦衣卫监控体系、改革为何总烂尾、宦官专权的制度漏洞等兴衰密码;另一方面又写经济致命伤、市井狂潮、思想大爆炸等,拆解大明从崛起江南到煤山悲歌的制度与人性的无解困局。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
本周福利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
前方预警,福利来袭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全面讲述明朝历史,介绍明朝从前期的建立、巩固和强盛,到中期的混乱、衰弱,再到后期的改革、衰败的历史进程,展示明朝帝系、明史分期、明朝历史地位等明史重大问题,阐述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流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面相;反映当前明史研究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如近年来讨论的明朝历史地位问题,明太祖的民族、相貌和文字狱问题,白银货币化、江南早期工业化问题等,以及作者的一些研究心得,如明史分期、“新明朝”、明光宗死因、明朝宗教等,多吸收入书中。
明帝世系表。《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插图
全书突破传统编年体,每讲聚焦一个问题,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外交等方面,层层深入、独立成章:细解胡惟庸案、靖难之役、张居正改革,解读中央集权演变、参悟大明王朝权力崩塌密码;隆庆开关白银潮、江南雇佣制萌芽,掌握经济制度变革逻辑、财税改革核心逻辑;郑和下西洋的荣光VS葡萄牙侵澳门的警示、抗倭援朝,理解海禁政策的双面性、“开放VS封闭”的国运抉择;崇祯困局,天灾+三饷压垮农民,分析制度性崩溃的深层原因、团队信任崩塌的代价……覆盖历史课各要点,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打破了专业历史研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壁垒。
大明王朝276年大事年表。
该书不讲“帝王家事”,只解制度与人性的永恒博弈。无论是朱元璋的极权之术,还是崇祯的孤绝无助;无论是张居正的改革魄力,还是市井百姓的生计困顿,对书中人物皆不作简单评判,而是带我们在历史大势中看透龙椅上的囚徒,龙椅下的蝼蚁,读来既有史识之深,也有人性之悲悯。
《大明劫》(2013)剧照。
精彩试读
明朝的历史地位
纵观明朝,一方面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烂熟;另一方面,生产关系、思想文化中出现了新因素,社会呈现出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新气象。
第一,明朝疆域辽阔。明朝尤其是明朝前期统治者奋发作为,通过军事统一、和平招抚、分封羁縻等政策和手段并用,不仅实现对内地两京十三布政司的直接统治,而且对北部蒙古高原、西北至哈密、东北至黑龙江下游奴儿干都司(治在今俄罗斯特林地区)、西南至西藏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羁縻统治。明朝的疆域,最盛时北至贝加尔湖以北,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库页岛,西北至额尔齐斯河上游,西达哈密,西南至西藏,南到西沙和南沙群岛。明朝与清朝一起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
第二,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统一强盛。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将相权收归皇权,皇权之下形成中央以五府六部为主体、地方以各省三司为主体的官制结构,实现了完全的皇权专制独裁。仁宣以后,内阁制度定型,由阁臣承担票拟,宫中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理批红,形成中枢政治运作的双轨辅政格局。但是,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都只是协助皇帝处理章奏的秘书和代言机构,国家军政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使明朝皇帝专制超越了以往任何朝代。明朝中期以后,即使皇帝怠政,不上朝,不亲自批阅奏章,但国家机器仍能大体维持正常运转。应该说,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的强化,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它仍有利于国家稳定统一、生产发展和进步,以及民众生活安定。明朝能够维持276年统治,自秦以来仅次于唐朝的289年,而又无唐朝后期的割据分裂,且能保持统一强盛,应该说空前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挥了主要作用。
第三,明朝生产发展,商品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宋元。明朝统治者鼓励垦荒,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空前发展,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超过宋元时代。明朝耕地面积,根据统计,洪武末期约466万余顷,弘治末期约558万余顷,至万历末期达到约916万余顷,这是清朝雍正年间都未超越的数据。明朝人口,有人研究指出,15世纪为8500万,16世纪达到13000万,这也是此前各朝无法比拟的。庞大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既是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标志,又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明朝中期以后,白银逐渐货币化,商业日益繁荣,农村集市贸易盛行,各地大量工商业市镇崛起,地域性商帮出现,全国性市场初步形成,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雇佣制生产关系和早期工业化样貌,成为明朝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趋向的鲜明特征。这些也都表明,明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第四,明朝文化各领域在继承和总结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就。在科学技术领域,吴有性的瘟疫学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都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突出成就。在文学艺术领域,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士民需要的小说空前繁荣,后人公认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都产生于明朝。再如,戏曲中的昆曲、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也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艺术史中的瑰宝。不少作品抨击“天理”即传统礼教,肯定商人、士民的合理需求和欲望,追求个性解放,体现出启蒙思潮的涌现。
在哲学思想领域,王守仁提倡心学,宣扬“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王学后学泰州学派李贽等倡言个性,蔑视礼教,成为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潮的先驱和旗帜,对中国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应该说,这些文化成就都是空前的。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
第五,明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远涉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等30余国和地区,宣布明朝“威德”。《明史·成祖本纪赞》称,时“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明朝中后期,虽然武备废弛,但正德时打败了来犯广东沿海的葡萄牙殖民者,嘉靖时消灭了长期肆虐东南沿海的倭寇,万历时驱逐了侵犯朝鲜的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明朝军事实力雄视世界。再从商业贸易来说,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达,中外贸易兴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据统计,1540—1644年间,日本所产白银约7500吨,绝大部分输入中国;1570—1644年间,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约12620吨,占其产量一半(或说1/3)。
有人估计,明朝经济占世界经济份额的60%,中国主导和控制着全球的经济。总之,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明朝发展到了极度成熟的地步,同时生产关系、思想文化中出现新因素,明朝社会呈现出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新气象。正如美国汉学家史景迁所指出的:“1600年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统一国家中疆域最为广袤、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其版图之辽阔无与伦比。……中国一亿二千万的人口远远超过所有欧洲国家人口的总和。……16世纪晚期,明朝似乎进入了辉煌的顶峰。其文化艺术成就引人注目,城市与商业的繁荣别开生面,中国的印刷技术、制瓷和丝织业发展水平更使同时期的欧洲难以望其项背。”不过,由于明朝后期政治极其黑暗腐朽,经济剥削极为沉重,民不聊生,加上军政废坏不堪,明朝统治已经难以为继,终而被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清兵夹击推翻,明朝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趋向被打断。所谓明朝是闭关自守和停滞的社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多少特点的朝代、政治最黑暗的时代,以及清兵入关打断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等观点,并不符合历史实际。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导言(节选)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
作者:何孝荣 等著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7月
如何
参加
1
想要《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的朋友请在下方留言区直接留言,你给出的理由越真切,分享越动人,距离收到赠书也就越近。
2
《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赠书共7本,将赠送7位读者。我们将在点赞数量最高的5位读者中选择2位读者(留言如与本书无关,书评君可能会顺位跳过哦),同时选择留言最为精彩的5位读者。
3
活动截止日期:2025年9月10日10时(我们会通过回复留言确认福利获得者,然后请被选中的读者另外单独发一条留言,告诉书评君你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
本文 为 《表与里:大明王朝 276 年兴衰史》图书广告。 整合:安也;编辑:申璐;校对:赵琳。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红盘策略
永信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